網架結構
網架結構在近三四十年能夠得到如此迅速的發展和廣泛應用 ,不僅是因為社會發展及工程建設 的需要,特別是大 、中跨度工業建筑 、體育、文化、展覽建筑的興建的需要外 ,還與網架本身的特點有很 大關系。網架結構是由鋼構件(鋼管或角鋼)機器連接配件組成的空間結構體系。 網架結構的特點是剛度大,整體好,抗震能力強 ;自重輕,節約鋼材;適 應性大,可適用于各種跨度及平面形狀的建筑 。
- 結構: 網架結構
網架結構在近三四十年能夠得到如此迅速的發展和廣泛應用 ,不僅是因為社會發展及工程建設 的需要,特別是大 、中跨度工業建筑 、體育、文化、展覽建筑的興建的需要外 ,還與網架本身的特點有很 大關系。網架結構是由鋼構件(鋼管或角鋼)機器連接配件組成的空間結構體系。 網架結構的特點是剛度大,整體好,抗震能力強 ;自重輕,節約鋼材;適 應性大,可適用于各種跨度及平面形狀的建筑 。
網架結構在近三四十年能夠得到如此迅速的發展和廣泛應用 ,不僅是因為社會發展及工程建設 的需要,特別是大 、中跨度工業建筑 、體育、文化、展覽建筑的興建的需要外 ,還與網架本身的特點有很 大關系。網架結構是由鋼構件(鋼管或角鋼)機器連接配件組成的空間結構體系。 網架結構的特點是剛度大,整體好,抗震能力強 ;自重輕,節約鋼材;適 應性大,可適用于各種跨度及平面形狀的建筑 。 現在已越來越被廣泛地運 用 于 各 類 工 業 、 民 用 建 筑 中,特別是各類體育場等大跨度結構。
本工程為焊裝車間,建筑面積為55997m2。焊接車間焊接球網架結構。 網格尺寸為3m×3m,網 架 跨 度 為24m和30m,網架就位高度約9m,支座采用多點支承。 網架最小厚度為2.5 m。網架構件的除銹等級為Sa2.5,防腐底漆為涂刷環氧富鋅底漆2道 , 總厚度為大于75um;檁 條為熱浸鋅檁條,鍍鋅厚度不小于35um。
施工方案的選擇和確定
(1)該工程采用分區 ,分片拼裝 ,分片頂升,高空組裝的安裝施工方法。 該工程網架共分為16個區 。
(2)第一片區千斤頂平面布置圖
(3)千斤頂的選型布置原則
千斤頂的選型布置原則是 :應考慮網架整體受 力安全及支座更換操作空間的方便性 。
液壓頂升支架整體頂升技術
(1)頂升介紹
在網架頂點下方 ,安 裝 頂 升 油 缸 ,通 過 油 缸 活 塞運動,將地面拼裝完成的網架頂升到就位高度 。
(2)頂升工藝流程
頂升工藝流程如圖
(3)頂升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
1) 將頂升設備安放在已計算好的網架頂點下方 ,地面鋪設兩層枕木 (底 座 基 礎 處 理 ),
枕 木 上 安 置支架底盤,找出頂點中心位置 ,安裝頂升油缸 ,用 兩個手拉葫蘆將頂升臂放置活塞上方將其固定 。
然 后組裝支撐架 ,用鋼銷將頂臂與支撐架耳朵連接,面對壓力表方向 ,向前推動手動 閥 手 柄 ,油 缸 活 塞 桿頂出到位,組裝下一節支架桿件 ,然后取出鋼銷 , 收回活塞,再連接下面支架耳朵,再次頂出。 依次循環,將網架頂升至就位高度。
2)組裝網架要準確放線 ,支座底盤要在同一水平 放 置 平 面 ,頂升節點最好選擇上弦球(做 網 架 的 內力計算),頂升統一指揮 ,頂升時候網架要設置攬 風繩,防止網架在頂升時產生搖晃 。攬風繩設置在 頂升支架的第5和第12節位置
(具體視頂升高度設置)。
圖3頂升工藝流程圖
3)機具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:
液壓油缸、鋼結構組合頂升支架、其他輔助工具。
用頂起支架的設計概念,以1.0m為一個標準節,標準節與標準節間的連接采用螺栓連接,拆卸十分方便。液壓油缸高度約為1.6m,最大行程1.2m。 頂升時把油缸放在支 架的底部,上部與網架上弦節點頂緊 ,經檢查、調試 后開始頂升。 頂升到下面的空間大于1.0m后停止頂 升 ,把一個標準節從下部裝在支架上 ,然后油缸回落 ,使支架落在下面的基座上 ,油缸繼續回落并取下油缸和頂升支架吊臂換到倒數第二個標準節上,繼續進行下一循環。 如此往復,每次頂升1.0m,直到把網架頂升至設計標高。
4) 頂升的原理圖如下所示 : 標準節的高度為 1.0m,支架總高度視實際情況而定 。
5)網架的頂升拼裝和機構組裝
(1)將中間部分的網架在場地中進行地面拼裝。拼裝完成后,選擇與網中點對稱的4(頂升支點視網架結構面積、重量確定,下同)個上弦球節點為頂升支點,用枕木加固夯實地面,安裝四個頂升支架標準節(見圖5)。
(2)網架開始頂升
?、夙斏暗臏蕚涔ぷ?/p>
i)對網架結構全部進行安全測試軸線測量,主要對4個頂升支架處的軸線,并檢測4個支架處的標高,如標高不在同一個水平上,要對標高進行調試,保證網架再頂升過程中同步上升,防止網架桿件在頂升中發生變形。檢測網架邊桿件受力情況,有無壓彎失穩和凹陷等,并及時做好網架桿件有無變形的記錄和第一時間匯報給指揮者。
ii)檢測頂升支架
測量頂升支架的底座標高是否在同一水平,保證支架頂點處于被頂網架上弦球的中心。計算每個頂升支架所受網架的重力,在支架的承載力范圍內才能進行網架的頂升。
將網架整體微微頂升后 ( 頂 升 高 度 為 10 ~ 20mm),立即停止網架的頂升 ,對 網架桿件及頂升支架支座進行全面 的 檢 測 , 在此過程中,應注意觀察, 加固拼裝過程和預頂升階段仍彎曲的桿件 ,未發現問題方可進行網架的頂升。
每次頂升前應檢查油泵油封的密封情況 。
?、诰W架頂升中的同步控制和糾偏
i)網架整體頂升時必須嚴格保持同步 ,如各支點間產生升差會造成下列的影響。
A 造成桿件內力和柱頂壓力的變化,其影響程度與網架結構形成,頂升支點的間距,升差的大小等有關。網架規程中規定千斤頂負荷折減系數取0.4~0.6。網架整體頂升時 ,各頂升點的允許差值為各頂升支柱間距的1/1000,且不大于30mm。
B 造成網架的偏移。
a)由于頂升時升差值的影響 ,會引起結 構 桿 件
和千斤頂受力不均而造成危害。 控制提升高差更重 要的是為了減少網架的偏移。
b) 響網架偏移的主要因素是頂升時不同步造成的,其次是柱子的剛度。 因此,在操作上應嚴格 控制各頂升點的同步上升是積極的措施 。 即應以預 防為主的觀點,盡量減少這種偏移。
c) 糾偏方法可以把千斤頂頂斜或人為成反向升差,或將千斤頂平放,水平支頂網架支座。 由于 以 上 兩 點 理 由 , 網 架 頂 升時應控制網架的同步上 升,升差值應控制在規定范圍內。
ii)糾偏措施
a) 頂升前對網架拼裝時支座的水平 位 移 進 行
檢查,作出記錄。
b) 在網架的4個支柱附近及中心處確定五個固定
點。 每頂升一個步距,對這5個點的水平位移進行觀測。
c)每頂升一步距 ,測量十字梁四個端部 與 鋼 柱
肢的導軌板的間隙,對照網架水平平面內的偏移。
d)在頂升過程中,千斤頂要多次回油 ?;赜筒僮饕鄳煽偪嘏_統一指揮。
E)如已發生偏移,且其值不大,則可以讓千斤頂頂
出時,略有傾斜,使之產生水平分力。 亦可在十字梁與 鋼柱肢導向板之間塞以鋼楔。 此楔頂升時隨之上升, 回油時加以錘擊,亦能起到防止和糾正偏移的作用。
F)若偏移已發展到一定程度,則可用橫頂法糾正。
?、?網架在頂升過程中應加強
a)同步和糾偏,校正工作,頂升用的液壓千斤頂必須同步上升,網架必須保持水平,若其中一個液壓千斤頂與其它的千斤頂.
b)在頂升過程中不在同一個水平上,應 當 馬 上 停 止 頂 升 ,并及時對液壓千斤頂進行水平調 試 ,待液壓千 斤頂調試水平后方可進行頂升。
c) 網架在頂升時要派 專人專職盯守網架的各 方 面 變 化 , 如 發 現 異 常 現 象,應及時匯報給頂升指揮(見圖6)。
?、芫W架在頂升到第5節時
a)就要對頂升支撐進行攬風處理。 用鋼絲繩手拉葫蘆將網架和頂升支 撐架成倒三角連接 ,網架上采用鋼絲繩套將網架的下弦球抱住。
b)通過鋼繩和U型卡卡死與支撐架的焊接球點連接,通過手拉葫蘆將鋼繩拉直,用 U 型卡將繩頭卡住.網架的攬風繩在緊固的過程中要四個方向同時緊固 ,防止網架的整體受拉不均勻產生 網架的桿件變形。 卸荷時每個頂升裝置處降升幅度不大于15mm。
c)網架不斷地向上頂升,當網架頂升支撐架達到第12節時, 再次采用倒三角鋼絲繩與網架相拉 ,確 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。
d)在網架頂升到就位高度后 ,根據網架支座球與 支 座 的 距 離 ,對網架進行平行移動 ,使 網 架 落 在 支 座上面。 待網架落上支座后就要對網架的軸線標高 進行復核,若軸線標高有誤差就要進行調整 。
6)使網 架的軸線標高滿足設計要求 (見圖7)。 分片網架就 位后,將對網架進行高空對接。
質量標準及質量控制
1)質量標準
質 量 標 準 詳 見 《 網架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 》 (JGJ7-91)(2007第1版 )、《網 架 結 構 工 程 質 量 檢評定標準》(JGJ78-91)為依據、《鋼結構工程施工質 量驗收規范》(GB50205-2008)等國家標準規范。
2)質量控制措施
(1) 嚴格按設計圖紙和國家規范組織施工和質
量檢查,確保工程質量。
(2) 頂升架的水平度支撐架的穩定情況是頂升
施工的關鍵,所以采用反復測量、水準儀監控。
(3)網架頂升過程中,必須由專人現場指揮,專業吊
裝工種人員操作,測量人員同步配合控制,同步頂升。
(4)網架全部頂升到位后,檢測撓度,并做好記錄。
頂升施工安全措施
(1)在施工組織與管理上 ,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,
如明確指揮系統、定崗、定員、編制崗位責任制以及 操 作 規 劃 , 編 制 操 作 程 序 , 進 行 人 員 培 訓 , 現 場 演 練,劃定操作區域等。
(2)高 空 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好安全帽 、安 全 帶 和工具袋。
(3)被頂升網架上 ,嚴禁放置其它物品 ,以防頂 升過程中落下傷人。
(4)為確保網架受力可靠 ,在屋蓋試頂階段 ,要 對網架進行應力測試。
(5)確保液壓元件的可靠 ,千斤頂必須按設計 荷載125%試壓。
(6)確保液壓系統的安全可靠。
(7)遇五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頂升工